首页 > 外科 > 肛肠疾病 > 详情页

三岁孩子。大便经常性脱肛。有什么有效治疗

性别:男

年龄:3岁

有次拉肚子。拉的严重。好像是脱肛了。从那次之后。孩子大号。用力就脱肛了。这个要怎么治疗啊。也是让他用的蹲便效果不大啊。大号之后给他擦屁股。经常能看到。平均4次看到1次。或者2次。有什么有效的治疗方法吗?饮食也注意的
温馨提示:因无法面诊,医生建议仅供参考
刘闯 主治医师 妇产科 极速问诊
三级甲等 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

问题分析:拉肚子严重以后导致脱肛的情况,询问具体需要采取怎样的处理办法
指导建议:像这种情况一般来说,大部分都是盆底肌肉的功能状况异常导致,一般来说只要在之后功能锻炼,大部分都是可以慢慢好转,一定要注意避免出现便秘的情况,注意调理好饮食尽量清淡,避免吃太刺激太油腻的食物。

展开全部
相关推荐
宝宝脱肛的原因
王玉玮 主任医师
儿科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级甲等
先天因素:与上儿直肠的解剖特点有关,即小儿的先天性因素是盆腔组织结构发育未完善,支持直肠的周围组织相通薄弱、固定不牢。2、后天因素:小孩脱肛后天原因为腹腔内的压力长期处于增高状态,如用力排便、剧烈咳嗽、呕吐、频繁腹泻;排便习惯不良,坐便盆时间过长等。
产后脱肛什么症状
姜金波 副主任医师
外科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级甲等
产后脱肛的话是大便的时候感觉有肉团脱出肛门,没有什么特别的症状,产后脱肛的话,是因为刚生过孩子身体比较虚弱,所造成的。如果患有产后脱肛的话,一定要先去医院及时的检查一下,然后接受医生的治疗方案治疗。
轻微脱肛的症状
姜金波 副主任医师
外科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级甲等
轻度脱肛主要症状为有肿物自肛门脱出。初发时肿物较小,排便时脱出,便后自行复位。以后肿物脱出渐频,体积增大,便后需用手托回肛门内,伴有排便不尽和下坠感。最后在咳嗽、用力甚至站立时亦可脱出。随着脱垂加重,引起不同程度的肛门失禁,常有黏液流出,导致肛周皮肤湿疹、瘙痒。
脱肛不治的危害
姜金波 副主任医师
外科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级甲等
粘液刺激:由于直肠脱出,肠液流溢,容易刺激肛周皮肤导致肛门瘙痒,可造成肛门湿疹等疾病的发病这是常见的脱肛的危害。粘膜充血水肿:脱肛的危害还包括直肠反复脱出、回缩,容易造成粘膜充血、水肿,导致大便带血。
脱肛的症状
姜金波 副主任医师
外科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级甲等
现早期有肛门下坠,里急后重感,排便时有肿块脱出,便后可以自行还纳,随着病情发展,出现脱出肿块不能自行还纳,需用手送回肛内,严重者在腹压增高的情况下也会出现脱出的情况,不及时复位也会出现嵌顿坏死的情况。
脱肛的治疗
姜金波 副主任医师
外科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级甲等
脱肛也叫直肠脱垂,病因尚不完全明了,认为与多种因素有关。可能是发育不良,营养不良,年老体弱,便秘,腹泻、前列腺肥大、慢性咳嗽等所致。以保守治疗为主,依年龄、严重程度的不同而不同,主要是消除直肠脱垂的诱发因素;成人的黏膜脱垂多采用硬化剂注射治疗;完全性直肠脱垂则以手术治疗为主。建议到大型专业医院就诊,早期脱肛是可以自行还纳的,再到后期在走路时剧烈咳嗽都有可能引起脱肛。
脱肛后怎么锻炼
姜金波 副主任医师
外科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级甲等
提肛运动。吸气时收缩肛门,呼气时放松肛门,每日二至三次,每次做二十至三十次。这样反复锻炼,可增强肛门括约肌的收缩功能。冲天运动。双手握拳,曲肘举至肩高,两膝关节半弯曲,然后突然之间用力向上冲起,使双腿和双手完全伸直,每次二百下,反复锻炼可提升脏器。此法应按照病者的体力耐受程度酌情选用。
脱肛患者的症状
姜金波 副主任医师
外科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级甲等
脱肛的症状,主要有痔疮粘膜从肛门内脱出肛门外。刚开始是脱出较小,到最后严重情况下可以导致排便时脱出,便后自行复位。甚至随着体积的增大、变厚,需要用手环绕回肛门内,伴有强烈的排便不尽感和下坠感。
脱肛禁忌什么动作
姜金波 副主任医师
外科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级甲等
脱肛后禁止做下蹲、用力咳嗽等有关的动作,脱肛可以分为一般治疗,还有药物治疗,如果不见效,需要考虑手术治疗。日常要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应该注意缩短排便时间,便后立即将脱出的直肠复位,防止水肿和嵌顿,积极治疗便秘、咳嗽等能引起腹压增高的疾病,以避免加重脱垂的程度。
脱肛是什么特征
姜金波 副主任医师
外科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级甲等
脱肛,是指肛管直肠甚至乙状结肠下端向下移位而脱垂于肛门外。直肠脱垂常见于儿童及老年人,因全身营养不良,坐骨直肠窝内脂肪被吸收,骨盆底组织空虚,失去对直肠的支持固定作用,以致发生直肠全层脱垂。
常见科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