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儿科 > 小儿综合 > 详情页

鹅口疮治疗方法有哪些

我家孩子现在已经出生一年了,这几天宝宝口腔里面有很多水泡,而且总是不吃东西,每次喝水的时候都喊喉咙疼,我感觉非常担心,去医院检查了一下,说是鹅口疮,鹅口疮治疗方法有哪些呢?
温馨提示:因无法面诊,医生建议仅供参考
周小凤 副主任医师 儿科 极速问诊
三级甲等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问题分析:鹅口疮是由真菌感染所导致的口腔黏膜疾病,两岁以内的婴幼儿发病率最高,主要见于人工喂养、平时身体抵抗力差的患儿,如果家长不注意喂养卫生,更容易患病。要及时去医院口腔科或者儿科就诊,遵医嘱积极进行抗真菌治疗,一般是使用抗真菌药物在患处表面外涂,再结合内服药物治疗。

展开全部
相关推荐
宝宝鹅口疮的症状有哪些
卢成瑜 主任医师
儿科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宝宝患有鹅口疮时,其症状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鹅口疮可能会导致宝宝的口腔粘膜变成乳白色,产生高起的斑片,且周围一般没有明显疼痛。而擦去斑片后,宝宝的局部粘膜就会显现为红色的创面。在轻微感染时,宝宝的患处还可能会出现颗粒状的白色斑点,这可能会让宝宝在进食时,产生痛苦的表情,如果不及时治疗,也可能会导致病症扩大。
鹅口疮的快速治疗方法有哪些
尹新芹 主任医师
五官科 山东省立医院 三级甲等
由于念珠菌病不适合在碱性条件下生长繁殖,所以可以用2%-4%的碳酸氢钠溶液,可以起到抑制念珠菌生长繁殖的作用。本药系治疗婴幼儿鹅口疮的常用药物,用于哺乳前后洗涤口腔以消除能分解产酸的残留或者糖类,使口腔环境呈碱性环境,可阻止病菌的生长和繁殖。轻者患儿不用其他药物,病变可在2-3天内即可消除,但仍需要继续用药数天,以防复发,也可用本药在哺乳前后清洗乳头,以免交叉感染或重复感染。
鹅口疮的症状有哪些
尹新芹 主任医师
五官科 山东省立医院 三级甲等
鹅口疮在感染轻微时,白斑不易发现,也没有明显痛感,或仅在进食时有痛苦表情。严重时宝宝会因疼痛而烦躁不安、胃口不佳、啼哭、哺乳困难,有时伴有轻度发热。在幼儿园过集体生活,有时因交叉感染可患鹅口疮。注意预防一下。
鹅口疮的治疗方法都有哪些
尹新芹 主任医师
五官科 山东省立医院 三级甲等
鹅口疮是儿童口腔的一种常见疾病,多见于婴幼儿,是由于口腔粘膜受到真菌感染引起的,可以用4%浓度的碳酸氢钠溶液进行局部擦洗,或者将制霉菌素片研磨成粉,一片兑10mL水,配置成制霉菌素悬浊液,进行局部擦洗。平常一定要注意卫生,儿童使用的奶嘴,奶瓶一定要进行消毒,与小孩接触的毛巾,被褥等一定要经常日光暴晒,防止霉菌滋生,每次哺乳前一定要清洗双手和乳房,室内注意通风防潮。
鹅口疮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尹新芹 主任医师
五官科 山东省立医院 三级甲等
口疮是口腔黏膜发生真菌感染,其中的真菌是白色念珠菌,的治疗办法是抗真菌治疗。用小苏打水漱口,可以改变真菌生存的酸性环境,有利于控制真菌。可以在局部外用抗真菌的药物,可以直接控制真菌感染。
鹅口疮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尹新芹 主任医师
五官科 山东省立医院 三级甲等
鹅口疮是口腔黏膜发生真菌感染,其中的真菌是白色念珠菌,治疗办法是抗真菌治疗。可以用小苏打水漱口,可以改变真菌生存的酸性环境,有利于控制真菌。可以在局部外用抗真菌的药物,可以直接控制真菌感染。到正规口腔科进行检查,做真菌的刮片,确诊是否有真菌感染,是不是白色念珠菌。如果是真菌感染,可以采用外用药或者全身服用抗真菌药,来进行治疗。
鹅口疮的中医治疗方法有哪些
尹新芹 主任医师
五官科 山东省立医院 三级甲等
心脾郁热型,常用手法加脾经二百次,推下七节骨三百次,按脾俞穴胃俞穴各一分钟。脾虚湿盛型,常用手法,摩中脘五分钟,补脾经三百次,揉板门加至一百次,按脾俞穴胃俞穴各一分钟。
鹅口疮最早期治疗方法有哪些
尹新芹 主任医师
五官科 山东省立医院 三级甲等
鹅口疮是可以通过膏药涂抹治疗的,其次再配合消炎药物一起治疗,控制好病情,患者要定期的复诊,鹅口疮是会有复发的情况出现的,要坚持治疗,除了药物之外,生活上也要多注意,饮食以及作息要规律,清淡饮食,少吃刺激的食物,早睡早起,注意口腔的卫生。
新生儿鹅口疮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尹新芹 主任医师
五官科 山东省立医院 三级甲等
新生儿有鹅口疮,要做好口腔卫生,比如用苏打水清洗,如果比较严重,可以用抗病菌的药物和生理盐水一起涂擦,而且是每次在进食前后做好口腔的护理,这样主要就是防止真菌感染。
婴儿鹅口疮的治疗方法是什么
王玉玮 主任医师
儿科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级甲等
通常情况下,婴儿鹅口疮的治疗方法有以下几点:1.可以使用碳酸氢钠溶液擦洗婴儿的黏膜表面,改变口腔的弱酸环境,抑制白色念珠菌生长、繁殖,另外也可给婴儿涂抹制霉菌素混悬液。2.在哺乳前,可以使用碘伏消毒乳头,定期的消毒奶瓶,在婴儿进食后应及时清洗口腔,避免食物的残渣滞留。3.保持婴儿口唇黏膜的湿润,防止干裂。4.婴儿症状较重时,可全身应用酮康唑、伊曲康唑、咪康唑等药物治疗。
常见科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