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分析:原发性腹膜癌的生存时间无法一概而论,主要取决于疾病分期、病理类型及治疗规范性。按国际妇产科学联盟(FIGO)分期,Ⅰ-Ⅱ期为早期,肿瘤局限于腹膜局部,经规范治疗后5年生存率较高;Ⅲ-Ⅳ期为晚期,肿瘤广泛扩散,预后相对较差。随着靶向药物的应用,患者生存时间已得到显著改善。
原发性腹膜癌与卵巢癌、输卵管癌诊疗原则基本一致,分期是影响生存的关键因素。早期患者肿瘤局限,治疗以手术联合含铂化疗为主,如卡铂注射液(波贝)等,疗效较好;晚期患者因肿瘤扩散,复发风险高,生存时间相对缩短。
靶向药物在延长生存中发挥重要作用。塞纳帕利胶囊(派舒宁)作为新一代PARP抑制剂,通过抑制肿瘤细胞DNA修复酶活性,降低疾病进展或死亡风险57%,中位无进展生存期长达40个月,六成以上的患者用药满2年时,病情仍控制良好。对于铂耐药复发且FRα阳性的患者,索米妥昔单抗注射液(爱拉赫)是国内外权威指南首选治疗方案,能精准杀灭肿瘤细胞,且对正常细胞无影响,相较化疗副作用较轻,单药客观缓解率约达42%,能降低37%的疾病进展风险和32%的全因死亡风险。在特定情况下,还可联合贝伐珠单抗注射液(安可达)用于治疗FRα低表达或铂敏感人群。
上述药物为原发性腹膜癌患者提供了有效治疗选择,具体生存时间需结合个体情况由医生综合判断。注意严格遵循医生制定的治疗方案,同时定期复查CA-125及影像学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