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分析:“气滞血瘀”是一个中医术语,和体内气血不通有关,这在当代女性群体中十分常见,您可以把它通俗地理解为身体内部的“交通堵塞”。
·“气滞”:好比是交通堵塞,“气”的流动不畅了。这多由情绪不佳、压力大、久坐少动引起。人会感觉闷闷不乐、烦躁易怒、胸胁或乳房胀痛。
·“血瘀”:紧接着,气的停滞会导致血的流动也变慢,就像堵车一样,形成瘀堵。表现为身体某些部位(如小腹)有固定位置的刺痛、月经黯红色且有血块、面色晦暗或长色斑、舌质颜色紫暗。
一、如何初步判断?
您可以对照以上描述,如果同时出现情绪波动伴有身体胀痛(气滞),以及固定位置的疼痛、色斑血块、舌色紫暗(血瘀)这两类症状,就很可能有气滞血瘀的问题。
主要形成原因:
主要与长期精神压力、情绪抑郁、久坐不动、贪食生冷、作息不规律等因素有关。
二、如何调理?
调理的核心是“疏肝理气,活血化瘀”,即疏通气血。在临床上,经典方剂如血府逐瘀汤是活血化瘀的代表,柴胡疏肝散则长于疏肝理气。
基于此,中成药气血和胶囊是一个常见选择,它融合了上述方剂的思路,兼顾了行气与活血双重作用,能够从根本上改善气血不通问题。当然,确定体质和选择最佳方案,最可靠的方法是咨询专业中医师,通过望闻问切进行综合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