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
内科
>
心血管内科
>
详情页
低压高怎样降下来用不用吃药
我现在有低高压的情况,对于低高压的状态我需要使用什么治疗方法降下来?
温馨提示:因无法面诊,医生建议仅供参考
龚新宇
副主任医师
内科
三级甲等
中日友好医院
问题分析:
考虑到血压偏高是可以控制的,如果没有明显不适症状可以不用吃降压药,要多注意休息,还应该合理调理饮食习惯,也可以服用一些控制血压稳定的药物来让血压处于正常值状态。
展开全部
相关推荐
低压90需要吃药吗
龚新宇
副主任医师
内科
中日友好医院
三级甲等
低压90mmHg暂时不需要吃药,正常的低压在60-90mmHg之间,超过90mmHg属于高血压范畴,90mmHg属于低压正常范围的临界值,暂时不需要吃药控制。但是不吃药并不代表不需要管,平时生活里需要多注意,日常饮食中尽量做到少油、少盐、少脂,以清淡饮食为。
低压90需要吃药吗
龚新宇
副主任医师
内科
中日友好医院
三级甲等
年纪较轻可以暂不服药,监测血压。调整饮食,少吃盐,少吃高糖、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严格控制体重、戒除烟酒、加强锻炼,保证睡眠,坚持3~6个月,如果血压得不到有效控制,宜用抗高血压药物治疗。
低压90怎么降下来
龚新宇
副主任医师
内科
中日友好医院
三级甲等
低压90想要往下降考虑有以下几种方法:第一种,建议平时加强锻炼,避免剧烈运动,控制自己的体重,注意低盐低脂饮食。第二种,可能是末梢血管循环不好引起的,与平时长时间久坐、身体较肥胖、喝水少有关。
低压92需要吃药吗
龚新宇
副主任医师
内科
中日友好医院
三级甲等
低压92可以暂时先不用服用药物,通过饮食方面来进行调整,正常的血压不超过140到90毫米汞柱,而低压92超过一些,暂时先不吃药饮食治疗。饮食方面要做到低脂、低盐、低胆固醇的饮食方式,每天的食盐量不要超过五到六克,要坚持进行体育运动保持平和乐观的心态。
低压94需要吃药吗
龚新宇
副主任医师
内科
中日友好医院
三级甲等
低压94是不需要吃药的,只要改变生活方式就可,比如可以先运动减肥、控制饮食,平日里注意规律作息,或许舒张压会逐渐恢复到正常水平以内。如果合并糖尿病、或者已经有心、脑、肾损害或并发症者,必须吃药治疗。
低压95要吃药吗
龚新宇
副主任医师
内科
中日友好医院
三级甲等
正常成人收缩压为90-139毫米汞柱,舒张压为60到89毫米汞柱。高血压的病人,建议限制钠盐的摄入,同时要注意劳逸结合,低盐低脂饮食,坚持适当的运动,戒除烟酒。同时建议使用降压药物,将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内。
低压96需要吃药吗
龚新宇
副主任医师
内科
中日友好医院
三级甲等
低压96如果通过饮食以及生活方式的改变之后,仍然是偏高的,没有得到改善,是需要通过口服降压药物来平稳地控制血压,因为低压也就是舒张压,96毫米汞柱是偏高的,目前国内对于舒张压的规定是60毫米汞柱到90毫米汞柱之间都算是正常的范围之内。
低压97需要吃药吗
龚新宇
副主任医师
内科
中日友好医院
三级甲等
正常低压不超过90,还是需要明确的诊断一下,并且需要多检测几天,如果都高于正常,才可以诊断为高血压,到医院在指导下检查,明确后及时治疗,平时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不要吃太咸的食物。
低压超过90有什么危害
龚新宇
副主任医师
内科
中日友好医院
三级甲等
低压高90属于轻度高血压,可以暂时不服用药物,平时注意劳逸结合,要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注意休息。可以参加一些体育活动以及锻炼。平时要注意饮食调节,以低盐低脂饮食为主,避免食用富含胆固醇的食物,可以多吃一些蔬菜水果。
高血脂用不用吃药
孙香兰
副主任医师
内科
山东省立医院
三级甲等
高血脂吃不吃药要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决定。如果是年轻患者,血脂水平只有轻微的不正常,可以通过日常生活习惯来改善,平时要多运动,低盐、低脂饮食,多吃一些新鲜的水果和蔬菜。如果是高血脂、冠心病、高血压等并发症,可以及时服用降脂药物,这样不仅能降低血脂,还能减缓动脉粥样硬化,促进血管健康。出现不适时建议就医
做青光眼手术用不用把眼压降下来在...
陶远
副主任医师
五官科
济南市第二人民医院
三级
你好,青光眼手术前如果能够用药物将眼压暂时降下来手术会更安全,但是有时药物无法控制,也需要在高血压下做手术。
猜你喜欢
低压高怎样调节
低压高怎么才能降下来
低压高怎样能降下来
低压高怎么才能降下来
怎么把低压降下来
低压高怎么降下来
低压高怎么快速降下来
低压高怎么降下来
低压高锻炼能降下来吗
低压能降下来吗
专家问答
慢性咽炎怎么引起的
嗓子疼咽口水都疼吃什么药
嗓子发干喝水也没用怎么回事
上火引起的喉咙痛吃什么药
咽立爽口含滴丸管用吗
慢性咽炎可以用艾纳香咽立爽治疗吗
艾纳香咽立爽口含滴丸对喉咙痛有用吗
喉咙痛可以吃艾纳香咽立爽口含滴丸吗
艾纳香咽立爽急性咽炎可以用吗
慢性咽炎能用艾纳香咽立爽口含滴丸吗
常见科室
男科
皮肤科
性病科
妇科
儿科
老年
外科
内科
生殖
传染科
神经内科
五官科
整形科